对待这种高考作弊 一定要实行严格的高考制度
起源:高考移民
事件一:考上了清华复旦,最终被取消学籍。2019年4月30日,贵州省招生考试院通报了关于对库某某等3名违规考生的处理结果。
原来,库某某3人高中阶段未在贵州省实际就读,在高考报名资格审查中提供了虚假材料,违规获取贵州省高考资格。
库某某3人均在贵州省参加2018年高考,分别考上了清华、复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,但名不副实,随后被三所高校取消学籍、作出退学处理。
事件二:深圳市有关部门最新证实,富源学校进入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,有10余名学生均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(高中)转入。
广东省教育厅就富源学校高考移民事件,下发了《关于做好治理“高考移民”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于5月10日前,各地要全面排查外省转入学生的转学条件。
观点:全力遏制
严厉治理高考移民,不但关系到高考公平,还涉及维护地方教育生态。假如地方教育部门为追求高考升学政绩,纵容学校违规运作高考移民,从外地买生源,那么将激化高考竞争。
两地的通报,表明了严肃处理高考移民的态度。但要根治、遏制高考移民,仅仅取消高考移民当事学生的高考报名资格(在高考前查出)或大学学籍(在大学录取后查出),都是不够的,还必须严查高考移民利益链的每个环节,包括参与学校、家长等。与此同时,还要进一步完善异地高考制度,推进高考改革。
最近,国内舆论对山东一位富豪花650万美金送女儿进斯坦福大学的事情议论纷纷。当事学生及其父亲的姓名全部被美国媒体曝光,这种做法是值得国内在处理高考舞弊事件时借鉴的。运作高考移民,需要搞定迁移户籍、办理学籍、空挂学籍、编造学籍信息等诸多环节,可以说是一整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。因此,不应以保护隐私为名,不公布涉案者的信息,而是要根据调查结果依法问责。
值得注意的是,高考移民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动机。例如,有的学校为了打造升学品牌,由学校出面操作高考移民。所以,严厉治理高考移民,不但关系到高考公平,还涉及维护地方教育生态。假如地方教育部门为追求高考升学政绩,纵容学校违规运作高考移民,从外地买生源,那么将激化高考竞争。
当前,我国开放异地高考与打击高考移民,都是基于目前的分省按计划录取的高考制度。由于高校把招生名额分到各省份,因此高考指标也就成为各省份户籍考生的蛋糕,开放异地高考只是在原来的按户籍报名制度上开了一条“小口子”,给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、升学的机会。由于各地高考录取资源、教育质量不均衡,因而出现了手段不同的高考移民:有的是买房落户,获得当地户籍;有的则是空挂学籍。针对高考移民,除了严厉打击之外,许多地方采取的应对办法是,抬高异地高考门槛,但这又影响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获得公平的高考机会。比较合适的办法是,建立以学籍为基础的高考报名体系。在我国很多地方,都建立了双证制度,“户籍+学籍”或“居住证+学籍”,实行以学籍为主要依据的报名制度,可以有效遏制高考移民,同时推进异地高考。
小编总结:高考作弊行为国家对这方面零容忍是情有可原的,以上信息由纵横招生网小编收集于网络文章,仅作为参考学习使用,欢迎传阅分享阅读;